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及紫外线消毒技术介绍
现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照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丶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大粒径物质也去除部分的有机物质如树叶、水中的塑料袋、沙粒。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一级处理大都是物理处理,一般使用格栅间、沉砂池,沉淀池。污水进入厂区先通告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然后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再通过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去除有机物的主体工艺比较多,比如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等,处理后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三级处理
主要是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三级处理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丶混凝沉淀法丶砂滤法丶活性炭吸附法丶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最后排放之前要进行消毒,一般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为什么需要消毒?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已经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数量仍很可观, 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 需要在去除掉这些微生物以后, 废水才可以安全地排入水体或循环再用。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对城市水体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更多关注。消毒是灭活这些致病生物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 水处理专业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污水消毒的最好方法。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 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 近20 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