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紫外线杀菌设计依据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蔓延,如果说气候变化是全球最棘手的慢性问题,那么新冠病毒就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紧急问题。病毒不仅仅存在于空气或与之接触的物体表面,目前已经有学者在粪便和尿液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如何高效杀灭空气或水中潜在的新冠病毒,严防、阻断各路传播路径,也是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要想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就需要根据要达到的消毒标准,确定所需要的紫外剂量。
2020年2月26日,国际水环境联合会(WEF)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对水处理影响”网络视频会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高级顾问Matthew J Arduino指出:粪便、污水和水中的冠状病毒比肠道病毒更加敏感,更容易被化学消毒剂和紫外线辐射灭活。
所有冠状病毒都属于单链正链R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典型的RNA(核糖核酸)结构,足量的紫外线照射是目前已知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有效手段。在一篇研究对SARS-CoV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的文章中作者提到,消灭冠状病毒的紫外线照射剂量需要超过162000μw·s/cm²。